移民小屋
 

 
繁體版
  尺言寸语
万圣鬼节话卢刚-小论学霸

 
分类
  • 移民专柜(24)
  • 砖家建议(3)
  • 品悟系列(3)
  • 闲人指路(2)
  • 留美窗口(5)
  • 随意茶舍(11)
  • 类别: 留美窗口    打印版:http://www.immicabin.com/blog_article.php?ID=88

    25年前的万圣鬼节,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小镇,彻彻底底见了鬼了,中国留学生卢刚开枪打死了自己天文物理的两位导师,系主任,大学副校长,另一位中国留学博士生山林华,再把一位秘书打得终生残疾,然后卢刚自杀,一时间哀嚎遍地,爱荷华大学校园顿时变成殡仪馆;当时那里的中国学生出门除了有些战战兢兢外,更有抬不起头的感觉!毕竟同胞做如此极端之事,自己感觉也很丢脸。

     这些年来关于卢刚极其过激行为的讨论一直不断,先有文学作品“万圣悲魂”问世,对卢刚不乏同情和赞赏,给人一种悲情英雄的感觉;几年前,由大酷哥刘烨主演的电影“暗物质”出炉,剧中的刘兴完全以卢刚为原型。

     卢刚出生在北京,家里唯一的儿子。从小极为聪明,学习上一帆风顺。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参加了李政道主持的严格考试,在数百名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顺利考取由中国政府出资的公派生来到美国留学,进入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因为与其博士导师因选题、发表文章等方面有不同观点,而又对山林华取得学位后获奖而且顺利拿下博士后研究职位不满,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今天来美留学,已然不似卢刚时代那么艰难,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达,国人感觉美国似乎近在咫尺,基本每位国人都会有子女、亲戚、同学或者朋友在美;笔者来美时间不短,结合在美高校多年经历,再来论论卢刚事件,因为采取这种极端行为的中国学生虽然并不多,但类似现象的初级行为相当普遍,时有发生。

     电影暗物质里,刘兴(以卢刚为原型的博士留学生)的父母,一对淳朴的中国工人的对话,“咱孩子除了上学、读书什么都不会,就一书呆子。”仔细想想,这对父母对自己孩子貌似贬低,其实不乏夸耀成分,实乃明贬暗赞,潜台词是看看我们儿子,多么专注学业,一味钻研,刻苦努力,十足的学霸,绝对人才,未来大科学家的料!

     今日中国,进入优质学校竞争惨烈,一味强调升学率,一轮轮模考,一次次摸底,孩子上考场如进战场,学区房价是把高放在小车上——忒高了,不少家长心里都期望孩子多下功夫,刷考题、提智商而拿下好成绩,步入重点中学,名牌高校,起码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扪心自问,今天您的孩子如果真象卢刚那样成了题呆子或者书虫子,入读名门、赴美深造,您是顿足捶胸地后悔,还是偷着乐呢?不少家长潜意识里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卢氏学霸呀。

     现在来分析卢刚式学霸的内心,这类学生有着很强的毅力,别人去唱歌、跳舞、打牌、踢球,他们能静坐下来读书、做题;又往往有争强好胜的性格,不服输的劲头,一旦遇到比他们强的对手,他们可以绞尽脑汁地找出自己的短板,弥补缺失,奋起超越对方;另外,这类学生又时常对来自周边的开导、劝慰、嘱咐不屑一顾,当别人说“你这么刻苦,可要注意身体了”,他们想的是要是成绩一下来,我还有什么脸面,光有身体有什么用?听到类似“你选这个题目可能有些偏,努力了效果也不大”的声音,往往心里会说,你懂个什么,自己都没整明白,你自己的孩子顶多上个技校,能跟我这堂堂211之巅的尖子生比吗!

     在勤奋、专注、自以为是、目空别人之外,这些学霸又有心虚、彷徨的一面,自己每日都与书本为伴,图书馆快成了宿舍,实验室成了家园,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时间,与亲人、家人交流几乎为零;不少同龄人已交到体贴入微、秀丽婀娜的红颜知己或者高大帅气的棒小伙子,自己这个别家羡慕的优等生依然人单影只,连个内心交流、哪怕发发牢骚的人都没有,自己这么刻苦到底值不值?自己这样是图什么?潜心研究为了什么?卢刚给其姐姐的信里,说过进了大学后学习了十年物理(四年本科+六年博士),其结果是对物理已然没有了兴趣。有哲人讲,自傲和自卑是孪生兄弟,卢氏学霸在傲里多尊的光环笼罩之下,其实不乏自卑多虑的彷徨。这恐怕也是卢刚在爱荷华上学时,连个好朋友都几乎没有,唯有通过电话和信件与其姐姐狂倒苦水。

     也许有人,尤其家长会问,今天竞争如此激烈,不努力怎么去拿好成绩?怎么一步步走下去?笔者回答是,努力、刻苦都没有错,但万事都有度,看看另一位学业上绝对不输卢刚的山林华,同为学霸,却一路走来是那么阳光!

     山林华出身农家,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也是通过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大陆主持的严格考试,进入爱荷华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他比卢刚大一岁,进专业比卢刚晚了两年。山的博士资格考试与卢刚并列第一,而其研究成果则更被导师以及其他学者欢迎和接受,发表了若干高质量的论文,并被系里留下做博士后研究。

     而在生活中,卢刚特立独行,不考虑别人,抱怨外部环境对自己的不公,总绷着自己的一张脸;而山林华总是非常热情,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其所在小镇没有机场,山林华一趟趟驾车去接新来的中国学生;新生没车,山林华总是带着去买菜、帮着找房、传送便宜生活用品的信息;暑期往往是留学生搬家换地的高峰,山林华一次次出车出力;担任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会长期间,凭借其个人魅力、能力以及感召力,把一帮同学聚集起来,把联谊会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令不少中国留学生有了” 漂泊海外寄居客、却有乡情暖人心”的感觉。在系里,山林华的研究也得到教授们的好评和肯定,同门师兄弟也对其赞赏有加。

     从上面的叙述里,不难看出山林华比起卢刚管了不少“闲事”,其放在课程、论文上的时间应该绝绝对对地少于独来独往的卢刚。但是不难看出,山林华的学业成绩至少不输卢刚,而其研究成果更被学术界接受,毕业后寻职、发展空间则远高过卢刚几个档次了。

     读到了研究生院,尤其到了博士阶段,特别追随名校的学术权威导师拿学位,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自然是必不可少,但远远不够,而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搞出研究成果,则更需要虚怀若谷的心态,尊人容人的情怀,助人助己的品格,从而造就自己独到的眼光,把握机会的能力,扑捉转瞬即逝之灵感的本领,最为重要的,要与导师良好合作、交流通畅,这些潜质不太可能源自书本课堂,要靠自己通过日常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自己去了解、参悟、掌握,透过与人相处来学习更好地相处,做到自己和导师双赢,拿下博士以外,更学会谋生之法,社交之道,其收益那就不仅仅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学位了!

     所以建议家长与其督促孩子完全一脑门子扎入书山题海去当学霸,更要鼓励其全方位地面对生活,培养多种爱好,博览群书,关爱老弱病残,孝敬尊长,爱护幼小,热心公益,不仅仅提升智商,更要加强情商和逆商;无需一味去比拼他人,更加注重超越自我,完善内心,每天都坚持向前迈小小的一步,日后定能飞跃一大步!

     而且卢刚做博士论文后期,极为不顺,恐怕这与其几乎与外界绝缘、完全自来自往有关系,某几何学大师曾言,一个仅仅懂几何的几何学家,无异于一名普通工匠。

     当然家人、学生都可能担心这日趋白热化的升学考试已然压得自己喘不过气了,再去忙别的是何其不现实,日后一旦落地,抑或未能进入211或985,何以安身立命?切莫心急,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提到今天已非卢刚、山林华那般出国如同登月,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其优质中学、名牌大学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国留学生,而事实上已有大批华人学生进入从学前班到博士后的各级美国学府,所以多种选择等待着,这意味着学子更需全面塑造自我、提高综合素质,融入地球村而实现自身价值,打拼天下!

    发于:  2016-10-30 11:30:12       [留言]:  (0)

    互惠后的下一步

    类别: 留美窗口    打印版:http://www.immicabin.com/blog_article.php?ID=65

    来美国做互惠生,花了不少中介费,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恐怕为了做互惠生而做互惠生的人非常少,而仅仅为提高英语和开拓视野的互惠生也不是很多。通过为互惠生办理J-1豁免,本人感到不少人都打算进一步在美拿下学位,继续深造,实现自我。

    那么互惠之后,如何走下一步呢?根据本人所触所感,在此略谈一二吧。

    婚姻

    不少年轻东方女性在美颇受青睐,而互惠生大多为二十出头的女士,其中有些修建了跨国鹊桥。要注意的是,与公民或绿卡持有人结婚不意味着就解决身份了,因为婚后还要走法律途径以获得移民身份。有些互惠生结了婚,离开互惠项目,而未去转成其他身份,这意味着其身份要变黑,尽管有着公民配偶。如果有两年回国服务期的限制,即使结婚也不可以拿绿卡,要么回国两年,要么办理豁免,之后才可调整为移民身份。造成上述情形发生的原因是有些人士不太了解相关法律,而且想当然地认为如何如何,盲目照搬一些国内情形,结果自己吃亏。正确做法是可以咨询懂行人士,也可以自己查阅相关法律条文,切忌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工作

    是不是可以直接找工作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困难不小。为什么呢?如H1B所覆盖的专业性工作,对学位、经验、背景有一定要求,那么对于那些学历不高、涉世不深的人士来说恐怕不太容易;而H2B所覆盖的非农业临时劳动力职位(包括家政和餐饮),在失业率很高的今天,其通过劳工局批准的可能性实在不大;所以互惠之后直接进入职场虽然可行,可谓难度很大。

    这里提提护士这个职业。-不少来美的互惠生有护士、护理背景,而美国护士就业市场很热,薪水不低,搞下绿卡也比较快捷,因而考下RN(注册护士)成为一些互惠生努力的方向。有一点要说明的是,考过RN对找到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不是绝对的。在准备RN考试的同时,最好同时提升口语,了解美国医院或诊所的规范,这对日后谋业会很有帮助。

    上学

    不少人选择上学。对于青春年少的互惠生,走此路实属正常。如果读语言班,不太可能拿资助;读本科,学费减免有些希望,但不容易;而进研究生院,则获得奖学金的几率则相对大多了,尤其理工科系好找钱,文科一般资金紧张些,而去读法学院、医学院等想获得资助如大海捞针一般。可以参照拙作说说申请美国学校

    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些学校(多为语言班)声称可以帮助J-1持有人转F-1学生身份而无需要办理豁免。从法律角度讲,如果J-1持有者有回国两年的要求,那么未做豁免而且未回国满两年的情况下,是不能在美国转为学生身份的,而且目前通过第三国(加拿大或墨西哥)换签证类别而转身份也行不通了。也许有人(包括一些互惠生)确实未做豁免就在美转成F-1了,但本人这里指出,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因为有些J-1持有者未有两年限制;还有就是有些移民官对移民法律并不很了解而批准了此申请。说实在的,本人经办移民业务以来,发现不少移民局工作人员有自摆乌龙的现象,个别移民官员实在到了法盲的程度。所以这意味着有人蒙混过关,但这绝不是每个人都可复制,到您自己这里很有可能碰壁,浪费钱财以外,耽误时机,甚至有使您身份变黑的可能。这对欲长期在美发展的人士实在不利。

    如果自己能力够, 而且时间充裕,可以自己去办豁免; 否则就去请懂行的人士。两种方式的前提都是遵照相关法律和规定。

    这里简单说说申请学校而拿I-20,学校要求申请人出具资金证明,不少机构都要在两万美元以上。互惠每月收入并不高,对于国内家境不太宽裕的互惠生则是不小的困难。这使不少互惠生进退两难,要转身份则要先豁免,而去中国使馆、领馆求办豁免要有I-20(或职位聘书,婚姻证明),拿I-20又要出财产证明,几乎把互惠生推到死角。

    本人经办豁免以来,一方面与各类院校沟通,找到一些价格低,办事效率高的机构,做到无需很高财力证明,即可拿到正式录取I-20;另一方面,经过摸索,本人做出一条针对互惠项目的路,无需入学证明、职位聘书或婚姻,依然可以豁免两年服务。欢迎垂询

    发于:  2010-09-30 05:55:43       [留言]:  (0)

    互惠生,请保护好自己

    类别: 留美窗口    打印版:http://www.immicabin.com/blog_article.php?ID=62

    美国互惠生(Au Pair) 计划始于1986年,一般模式是互惠生寄宿某一美国家庭,美国为互惠生提供基本生活所需和费用;互惠生为家庭照顾小孩,其服务时间有一定限度。同时家庭为互惠生支付每学期六个学分的学费。互惠生与寄宿家庭应本着平等互助、互相尊重的原则。

    国内的一些广告上把互惠生项目宣传为在美国家庭免费吃住, 提升英语,体验美国生活, 领略异国风情和文化, 免费修美国大学的课程,N万人民币的年薪等等,再通过展示一些中国互惠生在美国度假,旅游,逛商场,参加舞会的视频和照片,使国人有一种做互惠生就是一次丰富多彩的浪漫之旅,还为未来残酷的职场竞争打下基础……

    通过协助若干互惠生办理J-1豁免,本人了解到了她们的点点滴滴。广告,视频和照片所显示的也许并不假,但有些夸大了面向阳光的那一面。

    在美国家庭食宿不假,但不应称为免费的,虽然互惠生不用付钱,但她们要承担起相当一部分家务;去修学分是真,但并非是完全任由自己挑校选课,寄宿家庭承受学费金额往往是有限度的,而且有些家庭要求互惠生在网上修课,使之外出机会尽量减少;随家庭出外度假是有可能的,但依然要顾弟携妹;善良、友好的家庭有之,但辱骂互惠生、甚至要从互惠生身上榨油的现象也出现过……

    所以了解其灿烂的方面之外,也要了解其所要承担的义务、责任和风险,更要懂得互惠生所应享有的权益,在异国他乡充分保护好自我。

    互惠生(Au Pair)不是保姆(Baby sitter or Nanny),但要照顾好小孩,从事与保姆多少有些类似的工作。但互惠生的工作时间长度是有上限的,每天不超过十个小时,每周不超过四十五个小时;互惠生是没有义务做与小孩无直接关系的工作,如为家庭父母做饭、洗衣;在休息(如周末,带薪假日)互惠生有权选择外出,家庭不应干预;服务家庭父母对互惠生提出批评和指正是合理的,但不讲礼貌的污言秽语,甚至侮辱谩骂是绝对不可的;……

    如果碰到这些不良现象,互惠生在保持冷静的前提下,要勇敢地向寄宿家庭讲清楚自己的权责;对于非责任所在或超时工作的要求,互惠生要敢于说No;对于不良言语,要维护自己的尊严,指出自己是与其他家庭成员同样的人,要受到应有的尊重;……

    如果寄宿家庭依然故尔,互惠生要敢于向中介资助机构(sponsor organization)反映情况,讲明真相,问题严重的要考虑提出更换家庭。

    也许有互惠生朋友会担心与寄宿家庭搞僵,是不是会影响寻找下一个家庭? 甚至如果找不到下一个家庭,那么将直接使合法身份做废而必须回国。这些担心是很正常的,出来时颇费周折,交了不少中介费,怎可轻易言退? 也许忍一忍就风平浪静了?

    首先要搞明白的是如果问题出在家庭一方,对互惠生的声誉并没有影响,这就好比车祸发生后只有肇事方要被追究法律责任一样。而确实找不到下一个家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不意味着互惠生就要忍气吞声,任由别人摆布。其实有些家庭也正是抓住了我们中国人良善和谦卑的特点,同时爱脸面,怕失去在美合法身份的心理,对互惠生提出多种无理的工作要求,甚至让互惠生自己负担中介费用,克扣其合法收入,限制其自由,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如果互惠生懂得保护好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据理力争,这样的家庭往往会有所收敛。

    退一步讲,在不良环境下低声下气、委曲求全,难道一定就比回国好吗?一定很丢面子吗?目前中国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回来后再次赴美并不难;另外,根据本小屋办移民的经验,互惠生被迫离开互惠项目而继续在美发展也绝不是天方夜谭。

    做互惠生,懂得付出和奉献,拥有责任心,充当文化使者是必要的;同时维护好自己的基本权利,保持自我的尊严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发于:  2010-08-10 11:53:04       [留言]:  (0)

    说说申请美国学校

    类别: 留美窗口    打印版:http://www.immicabin.com/blog_article.php?ID=54

    来美国读书,先要了解美国的教育观念和特点。美国学校里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孩子或差等生,学校,家长在督促孩子掌握课堂知识、提升成绩的同时,鼓励他们去加入各类社团组织、从事志愿服务及参加各种活动,如打球,唱歌跳舞,去老年公寓服务,了解各种文化和历史,从而多方面拓展自己的能力与加强社会责任感;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往往会大大加强。

    另外,美国大学不单纯是“考”上的,校方对学生的兴趣,背景,能力,素质,经历,成绩, 对学校的风格和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学生对社会的关心度和责任感等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录取和提供资助。 分数高得吓人的超优者不见得一定受垂青,成绩一般而特点突出的学生往往是一鸣惊人。

    再者,就像百年品牌CocaCola从未标榜自己获得过什么“省优,部优,国优”等称号,美国学校是没有所谓重点与非重点之分的。名校如Harvard,Princeton完全是自然形成,并未涉及什么长官意识或行政因素;这决定美国名校或名专业在招收学生能够免受许多盘外干扰,确实希望录取有潜力的优秀或准优秀人才。他们的门坎可能确实不低,但绝不是高不可攀!

    实际上,申请美国大学,尤其是排名高的名校,实际上应该是挖掘自我和展示才能的过程。我们中国学生由于总要应付一门又一门的考试,基本概念和知识往往胜过美国学生,尤其是计算能力和推导能力,足以给老美特种部队的感觉。这一点是我们的共同优势。

    但我们要和本族人竞争,还远远不够,你要突出你独特的东西。你可能会想,“我哪有什么独特? 每天就是写作业忙模考,逛网站上贴吧,打游戏看超女,吃饭睡觉,平淡得如一池水。”非也,就如每个人的指纹皆不相同,上苍创造每一个生命时都注入了独一无二的特质, 只是我们每天奔波于十丈红尘中,忙得似乎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自己都不太认识自己了。

    仔细琢磨琢磨,辅以明白人的点拨,自己的光点会跃然纸上。以我曾经帮助和指导过的一些同 学为例来说明吧。

    L,高中成绩不很突出,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在学校,区里,市里曾登台表演,并与同学自编舞蹈,筹办小型晚会。这充分说明L具备艺术,创新,组织,领导等素质和能力,同时又有团队精神,在此基础上策划其申请材料,L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理想大学,并加盟校合唱队,学费减免。

    W,人较随意,对学习成绩不太上心。爱打游戏,到了痴迷程度。可能是太喜欢了,他经常摆弄游戏卡,游戏机,熟能生巧后,一些常见问题可以自己解决;逐渐能够维修一些家用电器的小毛病;进而对无线电挺感兴趣。其申请侧重点放在其兴趣以及他如何一步步掌握修理技能,纠错本领和电路知识,最后W步入大十联盟(Big Ten)下的一所响当当的工程类大学。

    T,性格内向,中学各科不很突出,TOEFL和SAT考得中上,貌似资质平平。父母常指责她不务正业,耽误学习。因为她喜欢手工,自己爱做窗花,剪纸,刺绣,这在国内往往不算特长,而在一些美国人眼里,此乃来自东方文明的艺术品。经过组织和策划,T高高兴兴地进了一所常青藤院校,并为一研究民俗的教授做助手。

    Y,典型的勤奋型学生,要求自己已到了发狠的地步,他的成绩真是不错,而他又是“非金牌不摘,非冠军不要”的那类人士。Y要去学校和专业都已到了“华山论剑”的水平,申请人大多具备“东邪西毒”的素质;而且Y的家境不太殷实,他要申请奖学金。经过与Y的协商和讨论,申请重点放在他对其所选学科的理解,参悟和认识上,同时点出Y选择此校的原因,展示了Y对该校文化的认同 。Y如愿登顶华山,并得师门资助。

    美国学校重视的是综合素质,而申请人要做的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地展示才干,突出特点,这样一来申请到优秀学校的录取和经济资助并非太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申请人的进取心,处世本领和应变能力会得到相当大的加强和提高。

    顺便要指出的是, 来美读研的比较容易拿到助研(Research Assistantship)或助教(Teaching Assistantship);而读本的学生相对困难一些,但如果充分了解美国高校的资助机制,在正确指导下,发挥个人优势,真实、祥尽地展示自己的特点,摘奖折桂也是很有希望的。

    留学美国不是打你到了肯尼迪机场下飞机开始,而是从你有此想法就上路了。

    发于:  2010-04-09 11:58:40       [留言]:  (5)

    为什么选择美国留学?

    类别: 留美窗口    打印版:http://www.immicabin.com/blog_article.php?ID=45

    出国留学在今天已是一个很热的话题,世界各地都有华人学生,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咱龙的传人!

    面对众多国家,成千上万所学校,选择去哪里呢? 来美利坚是不少学子的期待和梦想,那么为什么选择美国呢?

    您或您的家人可能会想,在美国学生可以受到绝对优秀的教育;美国大学提供经济资助,可以节约成本;在这里选择专业,科系非常灵活,自由;美国自然环境保护得好,干净,便利,安逸;作为是一个移民国家,外来学生受到尊敬;再者,来 美可以获得更广阔的上升空间,毕业后可以找到理想的职业;……

    这些论点都很有道理。统计资料表明,美利坚一国拥有的高校超过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四者大学的总和,而且这里汇集了当今世界最为顶级的学术机构,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有80%挂着星条旗,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耶鲁、普林斯顿等名镇四海,科研力量雄厚,教育氛围良好。另外,不少院校有资助项目,这使学生既挣钱又锻炼能力。同时学术气氛自由,机制灵活,个体选择余地大。而且所修课程实用,辅以专人做职场培训、就业指南,毕业后有更多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还有很重要一点,由于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个人所受各方面的束缚并不很大,兴趣,爱好,好奇心往往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其潜能更容易激发出来,进而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同时造福社会。

    美国家长很少一味督促孩子做功课,考好试,拿100分。他们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方式学习,广泛涉猎生活。在这里,提倡独立思考,挑战既有理论,自己进行选择,同时要为选择负责任。在课堂上,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参与,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有着大量互动外,学生质疑老师,展示自我,登台演讲比比皆是。学校又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与各界充分接触,了解当下,认识社会。

    这样开放式教育的结果是,遇到喜欢的学科或题目,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如在沙漠遇绿洲般往里钻。在巨大兴趣和好奇心驱动下,不太考虑功利,潜能充分挖掘,释放出的能量常常难以想象。

    Sam Goldman和Ned Tozun,两个斯坦福的学生,把课堂作业变成了一种太阳能LED灯的雏形,之后将之商业化,为非洲和西南亚等还没有电的地区送去了光明;;年销售收入已达到500万美元。

    Google,正是源于两个学生的一个课题实验,从而缔造出互联网世界的搜索之王。

    大名鼎鼎的惠普公司也是由两名刚刚毕业的学生在其指导教授的鼓励下,于一间车库里以538美元创建;与此类似的还有SGI、CISCO、YouTube等许多著名企业的创始人都是在校学生。

    开放自由式的教育,宽松的环境,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公开公平的良性竞争,杜绝了疾病般的消耗,如无聊攀比、盲目追求高分、恶性手段提升排名、刻意讨好管理者,使得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主观能动性完全激发,从日常的灵光一闪走向商业奇迹,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能手和企业家。

    这些公司又会聘用大量暑期学生(summer student )来实习, 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充分感受企业文化,当然荷包变鼓;另外,公司又能吸纳新鲜血液,猎取人才和创意。

    如果您想走出国门,留洋深造,那么落地美利坚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发于:  2010-02-15 12:39:22       [留言]:  (0)



    有问题?提建议? 发Email 到host@immicabin.com          Facebook

     ©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IMMICABIN.COM